沒時間?教養小孩也能外包

更新日期:2009/04/07 16:40 李雪莉

台灣的單親與隔代教養增加中,與父母鮮少相處的孩子沒人管。父母需要更多教養的協助,易子而教、同村共養的潮流正在台灣各角落發生。而都會中產階級父母已發現,自己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。

最新的數字顯示,台灣養育子女環境正大幅改變。

台灣家庭結構中,單親、祖孫(隔代)教養成長的比例,在過去七年,增加約十四萬戶,兩者戶數已超八十萬戶。此外,核心家庭(夫婦兩人與子女)的戶數仍佔最大多數,約有三百二十萬戶(約四三%),而三代同堂比例持續下降。

台灣父母異常焦慮

近四成的父母每天花不到三小時與六到十二歲的子女相處。小孩生活和學習對象也只剩父母,但雙親又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。

許多家庭已像是個冷清的旅舍,父母是早出晚歸忙碌的「p.m.父母」,親子成了交談甚少、眼神沒有交會的寂寞旅人。

主計處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,父母在照顧學齡前孩子的前2項困擾,是「無足夠的時間照顧小孩」、「經濟負擔太重」。而學歷愈高愈覺得時間有限。

少子化加上陪伴與照顧不足,這使得台灣父母異常焦慮、罪惡感上身,而以各種物質和妥協溺愛與寵愛孩子。

在幼教界多年的世平幼兒才藝學苑執行長陳姵曲,曾聽過孩子對新來的外傭說,「這房子以後都是我的,妳飯要煮得好吃點。」許多小孩更是開口閉口都以「你」做開頭。「你脫啊、你拿啊、你餵啊」,都是被服侍太好的孩子。

寵愛的結果使下一代普遍欠缺冒險精神、無法明辨是非、欠缺紀律,也延遲成長。無法提供好的陪伴、難以建立好典範,使得父母大量外包教養責任。

教養責任大量外包

但外包多半給孩子的是智商與偏狹的知識和技能,而不是更多好的典範或做人處事的圓滿。

特別是進入國高中的升學階段,卡在嚴峻升學制度的斷崖,親子關係更容易緊張。

「今天段考成績如何」、「為什麼你總是考不過王媽媽的兒子」、「我已經送你去補習怎麼還考成這樣」……親子對話如履薄冰。

主計處調查,父母與十二到十八歲孩子(正好是升學壓力最大的這段期間)發生爭執的原因,第一就是「求學態度」(佔五六.七%),其次是作息時間安排(四四.九%)。

3大新現象 教養協助正流行

不少孤單父母開始向外尋找全面教養的協助。

趨勢一:同村共養

緊鄰太平洋、大武山的台東縣新興村的排灣族部落,這幾年重拾部落「同村共養」的精神,學校、教堂、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建立「孩子是部落裡每個人的孩子」的概念,鼓勵孩子也向大人進行「垂直」學習,每位大人必須擔起教養下一代的典範責任。

好的社群早被證實是教養成功的重要關鍵。

王偉忠製作,收視破六%的電視劇〈光陰的故事〉,說的是眷村故事。不少在眷村長大的孩子,包括王偉忠都承認,緊密的鄰里、社群就像個大家庭,有彼此扶持的溫暖。

《魔戒》譯者朱學恒回憶眷村,「有人家很窮,有人很小就有任天堂可玩,從小看到這麼多不同的家庭,才知道原來家的差異性如此大,這時一個人的彈性與包容力就出來了。」朱學恒回憶。

趨勢二:易子而教

由中立第三者的觀點教養小孩,不傷感情又有效。

一群高學歷在竹科工作的父母就彼此「易子而教」。數個家庭經常共同出遊、設計學習主題,每對父母負責引導自家以外的小孩。他們的易子而教是偶爾把孩子放到對方家裡居住,欣賞和適應別家的生活模式。或者,數個家庭出遊時刻意帶領別人家的孩子。

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說,「以前顧自己的孩子常說孩子懶惰,但別人看到我們的孩子都會說你的孩子多棒。」

這群高學歷的父母深刻感受到,當更多家庭聚集,家的物理空間變大了,碰撞起衝突的頻率就減少。易子而教對親子不和的家庭,特別有效。

趨勢三:生活經營與孩子對話

大聯大控股集團董事長黃偉祥半輩子來工作都很忙碌,但他卻很重視家庭留在孩子心中的圖像。「我希望他們最記得,一家人在大學校園,我們在樹下擺著水果籃,在看書的畫面,」他說。

鄭漢文提醒,教育是全時、全程的。不論孩子是幼兒或大學生,父母都要盡可能接近孩子,有真實情感的流動,在日常生活就樹立各種精神與人格的典範。不少父母在忙碌之餘,把自己工作的環境、交友圈介紹給孩子、帶著小孩參加志工服務。

透過不同的家庭、社群、社會、自然的互動,孩子學會紀律,和體認生命更豐富的可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ppa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